订阅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11月9日,一个ID为@EleineGianner的推特账户发布了在菲律宾民都洛水域发现的火箭残骸,从外观来看可能是火箭的整流罩部分,表面刷的一片的红色区域中显示了一个巨大的五角星,很像是中国国旗,初步分析很可能是中国火箭的残骸! 不是掉在南太平洋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菲律宾? 发现这些残骸的区域位于菲律宾西民都洛岛卡林坦地区,精确坐标为东经:120.941656,北纬:12.570622,现场是一片海滩,有多名村民在现场围观,看起来是一个复合材料结构,从外观分析应该是整流罩无疑。 外观最大的特征就是红底黄色五角星,从这个特征来看就是五星红旗,尽管不太完整,但按常理判断大概率是中国的火箭残骸,因为全球有航天技术、并且国旗中还带五星,近期有过航天活动的也就中国了。 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升空,15时45分,梦天实验舱与火箭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11月1日4时27分,实验舱成功对接到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在火箭发射活动后时隔10天左右在菲律宾水域发现残骸似乎也是正常现象,但据美国美国防第11作战司令部和欧空局EUSST发布的信息,长征五号火箭残骸于UTC时间11月4日10:01分坠入了太平洋中南部的大气层(靠近美洲方向),与菲律宾之间距离至少也是差了半个地球,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过到最后@US_SpaceCom也没有再跟踪公布具体坐标,而另一个跟进的@EU_SST也同样没有公布后续信息,是不是让人有些纳闷?其实一点也不,因为没有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结果,后面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10月31日长征五号B(CZ-5B)火箭将梦天实验舱送入轨道后与其分离的芯级火箭不可控再入了,原因是CZ-5B火箭是一级半火箭设计,助推器不入轨,但芯级火箭会进入一条参数为170千米x320千米,倾角大约41.5°的预定轨道。 别着急,这只是一条临时轨道,梦天实验舱会点燃火箭变轨继续去追天宫空间站,而在同一条轨道的芯级火箭则会在大气分子的阻力下轨道逐渐降低,最终将坠入地球,一般情况下,这枚芯级火箭残骸将坠入无人区或者大海,但也有极小的概率会坠入有人聚居区。 然后这事儿就大了,因为西媒不放过每一个能让中国人不舒服的热点,路透社、美联社、BBC和纽约时报上的关于中国梦天实验舱发射就会附上一段中国火箭即将坠入人口密集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等报道。 咱们还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有这个可能,尽管概率极低,并且在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大部分都会解体烧毁,但西媒不管不顾,他们往往就是在成功庆祝的那会翻些幺蛾子事情出来恶心一下咱们,然而天不遂他们愿,最终确认这个残骸坠入了太平洋中南部,此处就是茫茫大洋,绝对安全! 所以这些媒体一下子就全部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说好的再补充坠入地点的详细信息的动力也没了,这就是西媒啊,真是可恨! 为什么会出现在菲律宾? CZ-5B的芯级火箭确实已经坠入了中太平洋南部海域,但掉在菲律宾民都洛海域的是整流罩,这个部件会在入轨前分离,因此坠落区域会在南海: 1、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23秒火箭点火发射,大约在41分34秒,助推器分离;2、约在42分22秒,整流罩被抛弃;3、约在46分54秒,船箭分离; 整流罩分离距离入轨还有4分多钟,此时还在大气层内,因此分离后会在大气阻力下快速失去高度坠落南海,一般在火箭发射时就会事先规划好助推器和整流罩掉落的区域,如果在陆地发射,那么轨迹尽量不经过人口密集区上空,如果在海洋发射,那么尽量会规划坠落大海。CZ-5B发射时两者则坠落区域如下图: 右下方红色区域为整流罩脱落区域,此处距离菲律宾民众捡到整流罩残骸的区域大约200千米左右,根据民都洛海峡附近的洋流以及前后间隔的时间,大致上也可以对应起来。 菲律宾民众捡到整流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后的整流罩于8月3日在民都洛海峡附近被菲律宾渔民发现,前后时间也在10天左右,这里的洋流的方向以及速度差不多就有数了,一般在发射后10~11天左右就会飘到菲律宾海岸附近。 这种整流罩是复合材料制成,密度比较小,因此在海上漂流并没有什么问题,整流罩强度不错,是个好东西,带回家做个棚子什么的,很是好用! 为什么要抛那么多零件:不能全部回收利用吗? 火箭发射已经越来越频繁,经常会看到火箭残骸坠入地面,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打造的高价值产品,用一次就丢掉实在太可惜,不过目前回收火箭的方式已经被SpaceX带动起来,下一代能回收的火箭基本都能改成回收版本了,到目前而言,回收火箭有几个“流派”。 航天飞机时代,用降落伞回收固体助推器 早在1970年代时,也及时阿波罗计划结束后不久NASA就在考虑航天飞机计划了,因为他们也觉得土星五号实在是太浪费了,3000吨重的火箭,送45吨重的飞船去月球,然后回来只有一个指令舱和三名宇航员。 航天飞机计划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尽管它是近地轨道的运载设备,但这个计划回收这个想法考虑得非常好,整个航天飞机计划由轨道器、燃料箱和两枚固体助推器构成,轨道器往返于天地之间,垂直起飞,进入轨道完成任务后返回水平降落于机场。 固体助推器在半空分离后使用降落伞回收,溅落于海面后搜索并用拖船载回检修后装填固体火箭发射药再次使用,这样每次只会浪费一个氢氧燃料的燃料箱,还有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其他都得到了回收利用。 航天飞机的计划是很完美的,但后来却发现,回收再利用的轨道器检修、更换与保养等费用比制造一枚新火箭还贵,而助推器则被海水浸泡后也需要“大修”,而且航天飞机还出过两次大事故,分别是1986年的挑战者号凌空爆炸与2003年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返回解体,最终在2011年全面退役 火箭时代回收:SpaceX引领全球 SpaceX的火箭回收还是比较务实的,这个方式是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在气动翼面控制下保持姿态,控制坠向着陆方向,或者启动火箭返回发射场,着陆时使用张开四个撑脚,在火箭反推作用下软着路。 这个火箭回收需要携带额外的燃料,同时也会使近地轨道载荷大减,另外在海面回收时需要准备平板船,并且在侧风强烈或者着陆不稳时容易翻到,在回收初期,SpaceX不知道有多少火箭因为这样的状态下倾倒爆炸。 我国也设想了一种回收策略,与SpaceX的类似但着陆方式不一样,是使用托架方式回收和绳系方式,这种方式在着陆时会拖住火箭的上半部分,优点时不用担心火箭立不住,回收成功率比较高,缺点是必须事先建立这样的回收场所。 SpaceX也在回收整流罩,但除了一级火箭外二级火箭是没法回收的,二级火箭飞太高太远,或者像猎鹰9号火箭那样是二级入轨的,二级火箭已经进入“预定轨道”了,只能“择日坠入地球”,至于是哪里就没法预测了。 空天飞机时代:究竟会是怎样的方式? 火箭浑身价值都很高,连个整流罩都得百万级别,所以要是能将火箭全部回收显然是最好的,但上文也说了,有些是没法回收的,比如已经入轨的,经到达了第一宇宙速度,再入会穿过大气层并且大部分都会烧毁,想回收都不行! 所以想要完全回收的话只能等到空天飞机时代的到来,这种飞行器能水平起飞、进入近地轨道执行任务,再返回水平着陆,中间消耗的只有燃料,这是最优秀的结构,但就目前而言还达不到这样的技术,有几个方向正在努力中: 1、2级入轨的空天飞机;2、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 目前的方案中2级入轨空天飞机是比较现实的,因为二级已经实现了,比如美国的X-37B和中国的“神龙”空天飞机,只需要一级飞行器即可,我国的腾云计划就是二级入轨的空天飞机,一级飞行器水平起飞后加速到7马赫以上,到达30~40千米高空与二级分离,一级返回机场,二级点燃火箭飞向近地轨道。 一级飞行器速度要求在7马赫左右,TBCC(涡轮基超燃冲压发动机)即可实现,各国在攻关的这类发动机还是比较多的,希望也比较大,当然旋转爆震发动机也是可以的,进展也相当不错。 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对发动机要求更高一些,比如预冷式变循环火箭发动机,比如英国的佩刀式发动机以及中国的云龙发动机都是此类,这种发动机比较奇怪,它是利用涡轮机将大气压缩后注入火箭发动机作为氧化剂燃烧,可以零速度启动,说白了还是火箭,但它可以使用大气层中的氧气,可以少带氧化剂,这种发动机性能相当优秀,可以从吸气式发动机到火箭发动机的无缝切换。 另一个据说旋转爆震发动机也能工作在火箭状态,并且也能0速度启动,如果这两种发动机成熟的话,那么未来的空天飞机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到那会就不会再有所谓的整流罩分离,一级火箭分离坠落等这种事情了,但坠入地球的卫星残骸也许会更多,因为发射卫星的成本更低了,也许到那会,回收卫星这种技术也会发展起来,成为一个赚钱的行当。 延伸阅读:天舟五号即将发射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9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预计将在2022年11月12日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在数日内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快速自主交会对接。 执行本次任务的天舟五号飞船是天宫号空间站的第九个对接组件、第七艘到访航天器以及第四艘无人货运飞船。本次任务将是空间站一期工程舱段建造完成后的首次货运任务,同时也将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货运补给任务,此后空间站将全面转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